(詩巫10日訊)國會上議員劉會耀表示,馬來西亞成立時,曾承諾加速砂拉越和沙巴的發展。然而,砂沙的資源卻被挪用來幫助別人發展,而且往往是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的。11 May 2025 (诗华日报)
“是的,砂拉越曾經處於英國統治之下,但它並沒有像敦馬哈迪所說的那樣遭受苦難。我們曾經遭受馬來亞在殖民統治下所遭受的苦難,而且,現在仍在繼續。難道我們看不到同樣的剝削模式仍在繼續──只是現在不是英國,而是我們自己的聯邦體制延續這種模式?”
他指出,英國人是否利用馬來亞橡膠和錫的利潤在倫敦建造了“雙峰塔”?
建議雙峰塔更名
“沒有。但馬來西亞(在敦馬哈迪的指示下)利用砂拉越和沙巴的石油和天然氣盈利卻做到了。矗立在吉隆坡的雙峰塔,是由砂沙所獲得的財富建造的。”
因此,他建議將雙峰塔更名為“Petros Twin Towers”——象徵性地承認這筆財富的真正來源以及對砂拉越和沙巴尚未兌現的承諾。
簽一紙信函豪奪油氣權
他於今天發文告如此表示,他懷著困惑和憤怒的心情閱讀了前首相敦馬哈迪最近的聲明,即砂拉越尋求更大自主權及對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控制,必須提交到國會會議討論,而非透過幕後協商來處理。
“他(敦馬哈迪)現在選擇在這個問題上採取原則立場,而過去他似乎並沒有始終如一地堅持這一立場。我要問的是,時任砂拉越首席部長阿都拉曼耶谷於1976年6月迫於壓力簽署一封一頁紙的信函,將砂拉越的石油和天然氣權利交給國家石油公司時,這一原則是否適用?”
質疑5%稅收協議合法性
他指出,聯邦政府委託東姑拉沙里負責爭取砂拉越和沙巴的簽名,並僅提供5%的稅收作為回報。這封信從未在國會提出,也沒有提交給砂拉越立法議會,甚至沒有得到砂拉越內閣的批准。敦馬哈迪現在是否同意這封信缺乏合法性,因為它從未得到國會、砂拉越政府或其立法議會的認可?
“為了說明這種不公正:想像一個成年人欺騙並迫使一個孩子簽署放棄繼承權的協議,並承諾提供照顧和福利的空頭支票。多年後,當孩子長大成人並意識到這種操縱時,他是否沒有權利收回被奪走的東西?還是必須先徵得成年人的同意才能這麼做?”
敦馬哈迪還質疑:“砂拉越在英國統治時期,他們建造了雙峰塔嗎?他們非常貧窮。英國人拿走了他們所有的錢。”對此,劉會耀敦促敦馬哈迪用事實來支持這些說法。
1981黎明突襲收復產權
“是的,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英國殖民政府通過錫和橡膠出口從馬來亞攫取了巨額財富。據估計,一個多世紀以來,從馬來亞匯回的資金達數千億英鎊。英國公司擁有該行業的大部分份額,利潤被匯回英國——直到敦馬哈迪,在成為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後不久,於1981年領導了“黎明突襲”,重新獲得了倫敦證券交易所英國持有的主要資產的所有權。”
他稱,這對馬來亞而言是正確的事,對砂拉越而言卻不成立。
直到1946年,第三任白人拉惹查爾斯布魯克將砂拉越割讓給英國,砂拉越才成為英國殖民地。砂拉越作為殖民地的時間不到17年,直到1963年9月16日,英國人才將其移交給新成立的馬來西亞聯邦。
他續稱,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英國既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從砂拉越攫取大量財富。其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尚未有效開發。
國油帳目不公開
“從砂拉越拿走的數千億英鎊(以及仍在被拿走的)英國並沒有從中受益,反之是為馬來亞帶來了極大的利益。
大部分徵用行為發生在敦馬哈迪於1981年至2003年擔任首相期間,當時他控制著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
所以我再次問:對此,敦馬哈迪是有尋求國會的同意?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帳目不公開,其營運缺乏透明度。截至2014年,國家石油公司和聯邦政府從砂拉越開采的石油累計價值已達1兆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