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肯雅蘭全民黨中央財政趙燕芳指出,砂拉越洋灰價格在一週的時間內連續調漲,且漲幅高達10%,是砂拉越日光集團(Cahaya Mata Sarawak)壟斷了全砂洋灰市場所致。她強調,砂政盟政府應以廣大人民利益為前提,制定“以民為主”的開放市場政策,讓其它的砂拉越本土公司有機會投入洋灰生產的行業,又或解除洋灰進口的禁令,讓商家能輸入並透过市場的供应需求來決定洋灰的價格。
她說,日光集團原本是州營企業,惟在砂政盟的操作下,成為了所謂的私營化公司。因著政府的刻意保護,這間公司可以根据本身的意願,自由的擬定洋灰售價,這是導致砂拉越洋灰價格,長久以來較西馬洋更昂貴的原因。
這對廣大的砂拉越人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尤甚是低收入群體與事業剛走上軌道的年輕人,因為建築原材料的高漲,房屋價格昂貴,他們連購買房屋的基本權力也被“剝奪”了。
趙燕芳強調,洋灰價格持續調漲,結果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由購屋者買單。
政府推出任何惠及人民的購屋劃,都是值得支持的,例如最近公佈的首購族可以申請1萬令吉援助金的政策。然而,倘若屋價因原材料價格的高漲,尤其是洋灰售價的調漲等而被推高,所謂的援助對購屋者並不會有帶來實質的益處。
因著全球經濟恢復,拉動世界鋼鐵消費的增長,導致國際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多國深陷鋼鐵荒,進而推高鋼鐵的價格。同時,國際運輸費也三級跳等,建築原材料運抵砂拉越時,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趙燕芳表示,在建材一片叫漲聲中,砂拉越洋灰廠生產的產品價格也來湊熱鬧,搭上這輪漲風是不可思議的事。因為由外國進口的原材料,有好一部份是因著運輸費高企而調漲的。
她形容砂政盟(砂國陣)利用扶持本地企業的幌子,讓日光集團在初期成長是無可厚非的。然而,在幾十年後的今天,這間公司已壟斷了整個砂拉越洋灰市場,並導致本地的洋灰售價較西馬及外國更高,政府還能理直氣壯的,继续為日光集團提供保護網嗎?
她促請砂政盟即刻停止一切剝削廣大砂拉越人民利益的商業壟斷政策,尤其是洋灰的生產,因為這關係到“居者有其屋”的重要議題,不允許再由政治在背後操弄,而被一家公司獨霸市場。
“洋灰價格的調漲或降低,應由市場供需來作出決定,而不是一家公司說了算。因此,開放砂拉越洋灰市場,讓更多的本地公司投入生產,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
倘若砂政盟政府因著一些無法掌控的因素,而無法在既定的政策上做出調整,那麼應該允許建築商或發展商等自由進口洋灰,透過競爭來解決洋灰價格高企的問題。
在這輪猛吹襲的漲風中,趙燕芳形容最苦的是年輕的房屋首購族,他們剛開始進行創業,並組織小家庭,而房屋對他們而言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然而,因著原材料頻頻漲價,不斷推高房屋的售價,最終導致他們只能“望屋興嘆”。
同時,建築商也同樣面對百物騰漲的問題,而工人短缺更是沖擊整個業界,而使建築成本節節上升。
“也許有人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建築商可以將漲幅堆砌在屋價上。然而,倘若房屋售價太過昂貴,又由誰來購買呢?事業剛起步的首購族,肯定會被排除在外。”
“這邊廂政府援助首購族1萬令吉購屋,那邊廂卻因原材料價格調漲,推高了屋價,導致他們根本無能力負擔或購買,這是何等的諷刺,政府所推出的援助計劃,對他们而言,只是畫餅充飢吧了。”
趙燕芳呼吁砂政盟政府採取更務實的行動,解決原材料價格節節上升,尤其是洋灰因壟斷市場,售價飆漲10%等而推高屋價的問題,並讓首購族有能力購買房屋,而從1萬令吉的援助計劃中受益,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